前段時間,一條消息在微信朋友圈瘋傳:LVMH集團旗下私募股權(quán)L Capital Asia尋找1.3億美元(約8.32億元人民幣)貸款
,這筆資金將主要用于收購GXG 70%股權(quán),但GXG公司卻極力否認
。
消息指出
,L Capital Asia融資收購GXG 70%股權(quán),管理團隊將保留剩余30%股權(quán)
。貸款平均期限為3.58年
。在讀者看來,這消息似乎是鐵板釘釘
,千真萬確的事情
。但GXG公司卻極力否認。
“收購消息”一出便徹底觸動了GXG高層的神經(jīng)
,公司公關(guān)部四處打電話
,要求媒體刪稿,說“公司根本不知道有這么會事情
,不知道這消息從哪里來的”
,但當記者們紛紛要求就此事進行采訪時卻都吃了“閉門羹”。
值得注意的是
,假設(shè)這個消息是真實的
,本次收購成功,此價格遠低于森馬服飾當年20億左右收購71%股權(quán)的價格
。
我們不僅要問
,GXG為何在2年后愿意接受更低估值賣身L Capital Asia?這次GXG為什么會這么緊張? GXG的現(xiàn)狀又是怎么樣的呢?在這之前我們還是先梳理一下GXG發(fā)展的“光輝歷程”。
資料顯示:2007年3月寧波中哲慕尚控股有限公司正式成立;2007年8月18日在中國開設(shè)第一家店;2009年進駐上海
,北京
,武漢,天津
,南京等一線城市門店突破200家;2010年3月 JEANS系列g(shù)xg
,1978 新品牌全面上市 ;2010年8月,GXG淘寶官方旗艦店上線開業(yè);2013年1月
,正式簽約韓美混血影星丹尼斯?吳成為GXG時尚紳士品牌代言人;2014年6月
,gxg.jeans男裝登陸當當網(wǎng)“新品閃購”平臺。
目前
,寧波中哲慕尚控股有限公司旗下包括六個品牌
,GXG
、gxg jeans、ONE MORE
、gxg.kids
、Yatlas、TEN MIRO六個品牌
。
只用了八年多的時間
,GXG就一步步發(fā)展壯大,成為服裝市場上突然發(fā)力的“黑馬”
,成為業(yè)界的“奇跡”
,并被業(yè)內(nèi)公認為目前國內(nèi)最具成長性的男裝企業(yè)。
據(jù)悉
,GXG在中國擁有1000多家門店和線上平臺
。根據(jù)預(yù)計, 2015年
,GXG利潤將達到9000萬美元(約5.76億元人民幣)
。
正因為GXG的高速成長吸引,2013年6月
,GXG接到森馬遞來的橄欖枝
。森馬準備以19.8億-22.6億元的交易價格收購中哲慕尚71%股權(quán)。不過
,自雙方宣告品牌將合作以來,市場反應(yīng)并不樂觀
,森馬股價持續(xù)下跌。森馬希望溢價10倍醞釀收購,但中哲慕尚對自身的估值在30億元左右,遠高于收購價格
。
價格分歧導(dǎo)致二者最終未能牽手
,這也意味著轟動一時的“國內(nèi)服裝業(yè)最大并購案”于2014年正式“流產(chǎn)”。
并購案“流產(chǎn)”的最終原因雙方都含糊其詞
,沒有充分說清楚
,但有一點是肯定的那就是森馬感覺“GXG完全不值那么多錢,看走眼了”
。
當然
,提到GXG就不得不說一說其創(chuàng)始人“金融男”楊和榮,在銀行工作多年的楊和榮有著“金融男”特有的智慧和發(fā)展謀略
。我們來看其發(fā)展路線圖:創(chuàng)建單品——多品牌運作——瘋狂開店——輿論爆炒——打包出售或上市
。
GXG從2008年開第一家店,到2010年銷售額就達8億元左右
,有說10億的
,只用了三年時間。2011年號稱銷售12.8億元;2012年號稱銷售32億,到2015年
,號稱要銷售60多億
,我們不得不驚嘆于其發(fā)展速度。
近年來
,媒體對于GXG的銷售額報道更傾向于其“無比光榮”的電商,集團具體總銷售情況網(wǎng)絡(luò)上很難尋找到蹤跡
。另外
,非常值得一體的是,GXG電商的紅火造就了“千萬姐”李淑君
,其2013年被天貓高薪挖走擔任服飾部總經(jīng)理
,但一年后李淑君悄然離開天貓,真正是“快閃”
。
無論是是GXG
,還是李淑君好比一個“火箭”,在強大推力下快速上升
,超乎想像
,但一旦燃料耗盡則向下掉的也會很快。
在眾多媒體的報道中
,GXG的每年銷售數(shù)據(jù)和回款
,從未一致過,從來都是預(yù)計要達到什么銷售
,而不是已經(jīng)達到多少銷售
,其銷售到底怎么樣始終是個迷。但有一點可以猜想到
,電商那么火
,是否從另一方面表明GXG的庫存量是有多么的龐大呢?千萬別告訴我你賣的都是新品和正價產(chǎn)品哦!因為電商是品牌庫存的“下水道”的狀況在整個服裝行業(yè)還沒有多大改變。
大膽猜想
,在悶頭干實業(yè)和資本運作之間
,可能楊和榮更傾向于后者
?焖僭炫
,快速做大,快速出售或上市
。但由于GXG渠道大多不在自己手里
,又遇上悲催的經(jīng)濟下滑,消費萎縮
,以及越來越多的品牌競爭
,同時目前國內(nèi)上市審核又更加嚴格,上市之路似乎被封
,出售或許成為楊和榮最好
,也是唯一的選擇
。
俗話說,人走路
,從50厘米一步提升到80厘米一步可能會適應(yīng)
,但從50厘米一步提升到100厘米一步那是肯定要扯到蛋的。
GXG的發(fā)展步伐走的太快了
,快速發(fā)展往往會引發(fā)公司的資金鏈
、供應(yīng)鏈、產(chǎn)品和管理體系出現(xiàn)問題
,之前因此倒下的企業(yè)我們也不去詳述
,同樣是男裝的諾奇就是最好的前車之鑒。如果這時候沒有大量資金引入
,或者不能上市
,公司的未來發(fā)展將面臨嚴重問題。
現(xiàn)在
,我們也許會理解GXG為什么當初20億沒賣
,而現(xiàn)在1.3億美元就可以的原因所在。楊和榮的心思或許根本不在服裝業(yè)
,沒有打造百年品牌的計劃
,他也許只是把服裝品牌當作有個資本運作的一個介體
?焖侔l(fā)展
,快速抽身,銀子落袋可能才是他最希望的
。他是一個稱職的資本家
,而不能算是一個實干的企業(yè)家。當然無論做什么角色
,怎么運作都沒有對錯
,最終只要能賺錢就行。
現(xiàn)在看來
,森馬當初中斷收購GXG似乎是正確的
,要不真是為自己刨了個大坑,爬也爬不上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