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To be with Valentine as a friend,
as a lover and as an employee,
you need a lot of passions
——Giancarlo Giammetti

鏈接: https://pan.baidu.com/s/1hs4phze 密碼: 6ms3
4.
「迪奧和我(2014)」

2012年,
當Raf Simons決定出任Christian Dior藝術總監(jiān)時
,
他只剩下八周的時間去準備他在這個老牌時裝屋的第一個高級定制系列
。



這部紀錄片由Frederic Tcheng執(zhí)導,
他也是記錄片「黛安娜•弗里蘭:眼睛要旅行」的導演
。


「迪奧和我」追蹤了Raf Simons和他的團隊
在短短兩個月中是如何進行緊張的創(chuàng)作的全過程
,
黃金助手Pieter如何傳遞并實現(xiàn)Raf的設計理念,
以及迪奧員工們十年如一日的執(zhí)著和熱忱
。


鏈接: https://pan.baidu.com/s/1jIg429o 密碼: fpen
5.
「戴安娜·弗里蘭:眼睛要旅行(2011)」

Diana Vreeland
,
被譽為20世紀最偉大的時尚權威者。
從小被母親形容為extremely ugly的她
,
卻樹立了打造獨一無二自己的決心。



她沒有受過任何專業(yè)教育
,
卻熟知歷史
、
文化、
藝術
,
將時尚做成了畢生的事業(yè)
。



她用23年的時間,
奠定了「Harper’s Bazaar」的風格
,
從寫生活品味專欄到成為該雜志唯一的時尚編輯
,
她將自己獨特的美學引入芭莎,
制造了一個又一個經(jīng)典的時裝專題
。




后來
,
她進入「Vogue」。
在1963年到1971年期間任職主編
。
她創(chuàng)造了「Vogue」的黃金時代
。


地址:http://www.iqiyi.com/v_19rrhvn3x0.html
6.
「我們都為比爾著盛裝(2010)」

今年剛剛辭世的街拍攝影師鼻祖
,
84歲的Bill Cunnington是一個謎一樣的人物。
這個穿著藍色套裝騎著自行車的可愛老頭
,
幾十年來一直睡在狹小工作間里
。

他從六十年代起便開始騎著自行車上街拍照,
這份事業(yè)他堅持了一生
。


老Bill在「紐約時報」上有兩個圖片專欄
,
一個叫「On the Street」,
通過紐約街拍捕捉時尚風潮
;
另一個叫 「Evening Hours」
,
拍攝在紐約舉行的各種慈善晚宴派對。

在Bill的鏡頭下
,
不管你是上流名人
、
普通工人甚至是下城居民,
只要你著裝出位有個性
,
他都樂于捕捉你的美
。


Anna Wintour說過:
「We all get dressed for Bill. 」

鏈接: https://pan.baidu.com/s/1mh5SAJe 密碼: tfk1
7.
「時尚骨灰撒在波道夫(2013)」

Bergdorf(波道夫百貨),
超越了百貨的單一行業(yè)定義
,
是橫跨時尚產(chǎn)業(yè)各個領域的終端銷售陣地
,
成為美國紐約的消費圣地。


對于世間一切女人而言
,
Bergdorf便是天堂
。
片名「時尚骨灰撒在波道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