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不僅能夠依靠個人魅力圈粉
,同時以電商為依托的“吸金”能力也可見一斑:去年雙十一當天,天貓每7件衣服,就有一件是網紅賣出的。
魔范(MOFAN)就是一個瞄準了粉絲經濟,致力于IP變現的電子商務公司,隸屬于匯美集團。它以明星藝人、網絡紅人、影視文化IP作為切入點,從粉絲的熱愛和需求出發(fā),從而締造鞋包、服飾、護膚品等多品類時尚品牌,打造全渠道的商業(yè)化平臺。
自從2015年項目啟動,魔范平臺的紅人品牌目前月均銷售量最高達到了500萬,孵化了謝夢、MUSCLE DOG、第九片海等紅人品牌;今年廣東省移動經濟協(xié)會評選其為“最具商業(yè)價值紅人經濟平臺”。
瞄準粉絲經濟
張瑩璇(花名:逸飛),“魔范”創(chuàng)始人兼CEO,匯美集團副總裁。精致的妝容,微卷的頭發(fā),高顏值的她說起話來語調優(yōu)雅沉穩(wěn),職業(yè)經歷和積累對于逸飛做紅人品牌孵化,有著獨具的優(yōu)勢。

曾任職于《羊城晚報》,2013年進入匯美時尚集團,先后負責市場營銷和
品牌推廣工作,是茵曼參與綜藝節(jié)目《女神新裝》的主要負責人
,獲得過金麥獎等營銷大獎.
“匯美集團在服裝行業(yè)打拼了18年,它起初做的是一家ODM(外貿代工)的公司,后期走上互聯(lián)網品牌的道路”,其創(chuàng)立的茵曼品牌于2008年進駐淘寶商城(現天貓),取得過2013年雙十一女裝冠軍,后續(xù)又進行了多個品牌的孵化和并購,短短八年時間已經擁有茵曼、初語、生活在左等10余個品牌,截止目前線下體驗店已經開到200多家.
“然而,我們去年洞察到互聯(lián)網的大趨勢正在發(fā)生變化”。什么變化呢?就是新媒體化,粉絲社群化趨勢越來越明顯。
首先,網紅作為一種人形化IP,有著自己的發(fā)展道路,那就是從“眼球注意力”到“品牌化發(fā)展”。
同時,對于新一代的年輕人,新一代的粉絲群體,他們勇于追求屬于自己的個性和時尚,并與相同愛好者形成社群。
這就催生出一種新的經濟形態(tài):粉絲經濟下的社群電商。

基于這種新形勢
,匯美集團啟動了魔范項目
,“不同于一般的公司,他們叫網紅孵化器
,而我們更想做成一個“新生代時尚品牌的孵化平臺”
,未來成為紅人新模式的標桿。逸飛講道
。“這其中最大的區(qū)別是
,我們是通過反向導向。一個紅人實際上代表了一個粉絲群體
,從他們的需求出發(fā)
,挖掘出一個品味和調性,進而提煉出一個品牌的調性
,最終打造出一個新生代時尚品牌
。”逸飛說,集團早期的品牌茵曼
,它的品牌定位得到了粉絲認可
,但需要很多流量資源來培育。在07
、08年
,當時有很大的流量紅利
,近兩年,時機已經大不相同
,像茵曼
、初語、生活在左已經在交易規(guī)模
、粉絲忠誠度
、品牌影響力等方面有了較高的競爭門檻。而魔范這種自帶流量的社群電商
,將成為流量再分配甚至商業(yè)模式重構的第一批吃螃蟹的人.
品牌孵化&產品供應
2015年9月15號,魔范的第一個品牌上線。她把這個作為實驗項目
,想看看這樣的模式究竟能不能獲得市場認可
,并且是否高效.
“我是兼職做這個的,當時還在負責茵曼的相關工作。”逸飛笑著說,“但很快發(fā)現,在第一個品牌店鋪里,流量轉化率達到了10%,是我們往常新上線服裝品牌的5-10倍。 通常一個品牌女裝的新店鋪能有1%的流量轉化已經很不錯了。”
為什么會有如此高的轉化?她分析后發(fā)現,紅人能夠更好地理解自己粉絲的需求,能夠很好地對品牌進行定位。因此,公司也要在品牌定位上下功夫
。
第一步,她們仔細分析粉絲數據,包括男女比例
、分布地區(qū)、職業(yè)
、所有微博中出現的關于時尚關鍵詞的評論
。又根據市場電商大數據,比如通過電商魔方來分析粉絲偏好
。
下一步,分析紅人發(fā)布的時尚照片。配備設計總監(jiān)和設計師團隊
,把風格確定下來成為一個個產品的品牌策劃案
,包括不同系列和價格段
、不同類目的搭配組合。同時挖掘市場上同類型品牌店鋪的定位
、價格位和熱銷類目
。
“做足功課來定位品牌調性,再啟動項目,才能得到粉絲支持
,打開市場,大大提升了一個新品牌孵化誕生的效率
。”
持續(xù)IP的變現產業(yè)化能力是魔范的商業(yè)模式,打造新生代品牌要考個人IP。
那么,如何獲取網紅資源
?
對于紅人的選擇,“魔范”有自己的標準:首選一些明星藝人、雜志主編
、知名時尚博主等擁有高粉絲量、高素質的紅人
。他們要很會和粉絲互動
,自己能夠創(chuàng)作有趣內容,和時尚契合度較高
,會投入自己的產品研發(fā)
。
“我們找到影視文化娛樂公司、時尚傳媒等 ,進行戰(zhàn)略合作
,一起篩選有潛質的藝人和紅人。”
然而 ,網紅類別并不相同
,她采用了分層管理的方式,不同級別紅人對應不同商業(yè)運作模式
。
頭部網紅實行個人品牌化,“有粉絲基礎,并且符合品牌合伙人要求的
,我給他啟動個人時尚品牌”
。腰部及以下紅人負責其他垂直產品的合作,比如個人周邊飾品
,化妝品
,以及服務于現有品牌活動。
“有些紅人不適合打造個人品牌,比如一個做晚安類節(jié)目的主播,粉絲大多只在電臺
,屬于小眾網紅,不足以支撐一個品牌
,我們就給她做了一套精致的睡衣和一些面膜產品
,這樣跟她契合度就很高了”。
目前,魔范電商的紅人資源共有1000多個
,啟動品牌的約10個。與頭部網紅的合作方式是
,邀請其成為品牌合伙人
,按較高的比例分成。
2016年12月,公司迎來了一個大的轉折—接洽了紅人謝夢的品牌 DREAMY
。“謝夢作為排名前30 的網紅,這個品牌一上線就爆發(fā)了
,上新當天5分鐘接近100%的售罄率
,3小時內銷量突破160萬元。”

“但我們并不做一個網紅收割機,誰紅就把他的東西拿來賣 。每個紅人和她的店都往品牌的方向去塑造,這才是對雙方更長遠的價值
。”
匯美集團董事長、茵曼品牌創(chuàng)始人 方建華此前分享過關于紅人粉絲經濟的經驗和觀點:
1. 現在市場上的網紅店 很快會死掉一大批 。這些缺少品牌塑造和運營的經驗
,沒有供應鏈能力的,產品基礎令人堪憂
。僅僅會做變現的生意
,這樣循環(huán)會非常危險。
2. 網紅已經走到知識經濟的階段 ,靠臉靠顏值肯定持續(xù)不久
,但很多網紅公司還在大把花錢搶流量搶人。今后
,只有把知識內容和流量結合起來樹立個性品牌才是出路
。
3. “魔范”最早提出基于紅人做社群電商的模式,讓紅人向品牌創(chuàng)始人 、品牌合伙人轉變
,進而塑造成個性化時尚品牌,而“魔范”就是他們的平臺。
我認為 ,未來品牌就是“偶像”
。
好東西才能打動人心。
匯美集團是一家“產品控” 、“品牌控”的公司
,深知想要在
市場的洗禮和淘汰中勝出,拼的還是質量和用戶體驗 。
如何做好產品 ?
首先,是產品設計問題。“要想有競爭力
,就一定要有原創(chuàng)能力。”所以
,組建了設計團隊
,
自主研發(fā)產品占90%以上,也讓買手設計師參考市場上的潮流和走勢,更有聯(lián)名設計款產品,品類也是多元化組合。
接下來,就是供應鏈體系。“匯美集團的品牌之間獨立運作,但整個供應鏈體系是一致的, 有18年的經驗在這里,讓魔范少走了很多彎路。”
“魔范”采用的是成熟柔性供應鏈,應用大數據分析,把各個環(huán)節(jié)拆分,通過“排列組合”的方式,將串聯(lián)的供應鏈模式改善為并聯(lián)或半并聯(lián)模式。這樣,就可以讓環(huán)節(jié)有針對性地提前,重合或重疊,加強反應速度。
管理上全程信息化。“集團自主研發(fā)的供應鏈管理(SCM)智能系統(tǒng),實現信息化下單,所有成本 、控制
、周期等信息都對合作明星紅人公開
。”
“很多紅人的衣服,根本沒有標簽 ,吊牌上也只有一個名字
。”逸飛十分重視細節(jié):要求產品的含量、成分
、質檢情況都印在標簽上
,連條形碼都使用國際通用的69碼。
扎實做好產品 ,也要在導流和運營上發(fā)力
。
運營+導流完成商業(yè)閉環(huán)

運營上,“魔范”進行線上線下全渠道發(fā)力 。
線上,在淘寶京東天貓唯品會蘑菇街等平臺銷售,同時加上微信商城MOFAN。2016年,公司與網紅流量入口微博、邊看邊買優(yōu)酷視頻達成戰(zhàn)略合作,打通電商與流媒體渠道。牽手《時尚COSMO》,進行時尚內容的發(fā)布,進行品牌運營。“我們合作的網紅都是有一定粉絲基礎的,所以要從這一群人里先打響,再對身邊的人進行二次傳播。”
線下,通過舉行粉絲見面會,加強粉絲群體的粘度和共性,提高產品轉化率。目前也發(fā)展了分銷渠道。“我們有一個健身品牌叫肌肉狗,創(chuàng)始人就是健身網紅。他帶動了一批健身愛好者,有健身冠軍,達人KOL, 最終都成為了我們的分銷合作伙伴。”未來,“魔范”計劃采用直營+加盟店的方式,讓020經營全面落地。

既然是社群電商,社群內容運營和粉絲管理很關鍵。如何做好這一塊從而順利導流粉絲呢?
“魔范”在微博等新媒體上分發(fā)內容和產品,吸引粉絲,還成立了官方微博,讓紅人和粉絲間高頻互動;在微信等平臺組織活動,“我們有一紅人就在在微信里舉辦過分享會,是關于夏日減肥的講座。”線下
,舉辦粉絲見面會,來加強粉絲群體的粘度和共性
。
目前,魔范在全網的粉絲群體有1500萬,這些粉絲又通過交易轉化為品牌店鋪粉絲
。“我們一個叫第九片海的品牌
,他的80%流量搜索來自品牌搜索不是紅人本身,很多粉絲變成了顧客
,轉化率很高
。”

逸飛說,“找粉絲是一個新品牌最難的地方,一些人花錢買流量,但還是找不到精準人群,沒準還要根據客戶調整定價和產品,這樣消耗就很大。”
魔范的粉絲就是顧客,做好了產品,就不愁流量,反過來還會補充紅人的粉絲量,對紅人持續(xù)熱度進行增值。一些紅人幾個月增長了100多萬粉絲,這些粉絲又通過交易轉化為品牌店鋪粉絲,復購率達50%,店鋪三項DSR評分為4.8。”
2016年,魔范銷售規(guī)模預計達3個億。目前公司正在公開融資。希望能夠引入具備產業(yè)資源的投資者一起做大做強,例如文化創(chuàng)意產業(yè)基金和上市公司。
網紅,產品,社群,內容,運營,魔范通過這5大維度,來打造IP的商業(yè)化變現,并希望通過有價值的內容提高持續(xù)變現能力
。
未來,魔范還是把IP的內容運營作為核心:第一是人形化IP,繼續(xù)幫助明星藝人
、紅人打造新生代品牌,推出系列產品
;第二是影視文化產業(yè)IP
,下半年,公司會陸續(xù)推出網劇
,電影
。
一個網紅IP的持續(xù)發(fā)展一定是走向品牌化,不管是品牌個人化還是個人品牌化。
“傳統(tǒng)品牌也會逐漸走向個人化,香奈兒不可能永遠都是香奈兒小姐,一定是找到當時最契合其精神的個人代表
,來展現當代趨勢
,這就是品牌個人化。”
“個人要想持續(xù)發(fā)展,不可能只呈現你每天吃了什么
,玩了什么,而
要傳播一種精神,一種生活方式
,一種調性,并且這種內容是有持續(xù)價值的
,而這必須有專業(yè)化的團隊進行產業(yè)化操作
,把精神層面的東西提煉出來形成文化,在粉絲社群里不斷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