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值歲終年末,2013已近尾聲,2014正踏步而來;仡2013,對于服裝業(yè)而言,真乃喜憂參半。喜的是憑借著主席夫人在全世界所掀起的麗媛style,讓中國服裝品牌首次得以在全世界亮相,而且頗受好評。憂的是國內服裝市場仍然是關店潮成為市場主旋律,品牌破產也時有耳聞 。
那么2014年,對于服裝業(yè)而言
,又將是怎樣一番情景呢?在此大膽的做一個掃描式的前瞻,只提供觀點
,不負責論證分析
,敬請知曉
。
一 、運作模式掃描
對運作模式進行前瞻之前,倒是有必要講一下服裝行業(yè)的運作模式的現狀:
1
、國內服裝市場到目前為止還是以代理制為核心的大批發(fā)大流通的模式為主流
。這個模式最通俗的講就是:給廠家養(yǎng)兒子。
2
、代理制其實已經名存實亡
,代理合同對于代理商沒有任何實質性的約束作用
,代理商也從未把任何一款合同條款放在眼里
。
3、讓代理商訂貨一次性付清首批30%的做法已經成為記憶
,訂貨制宣告作古;現在很多廠商之間已經是拿完首批的一錘子買賣了
。
4、現在的代理制已經演化成購銷制
,很多廠商之間其實已經是一手交錢一手交貨
,概不賒欠
。在這樣的運作之下
,代理商對區(qū)域市場的維護就大大折扣,甚至有的根本不會進行市場維護
,只是單純的把貨拿回去放在展廳
,有客戶拿就放
,沒有客戶拿,就退回廠家或者換貨
,重新來一次
。
5
、目前這樣的局勢
,代理商除了拿了一點貨回去之外,品牌在該區(qū)域的業(yè)績增長
、形象建設
、宣傳推廣、網點布局等等事務幾乎都是一片空白
,也就是說
,目前這種運作其實已經大大倒退了;
6、很多品牌依然抱著這樣模式運作
,就是因為沒有第二條路可走,特別在電商沖擊之下
,很多品牌其實已經是茍延殘喘
、難以為繼。
2014年運作模式前瞻:
1
、廠商之間的博弈
、內耗乃至分手將在2014年集中的得到爆發(fā)。由于品牌沒有渠道掌控能力
,隨著廠商分手
,大面積關店將繼續(xù);
2
、廠家將單方面背負為市場備貨庫存的壓力
,因而,廠家的資金鏈將會緊繃甚至斷裂
,特別是中小品牌
。可以預見
,2014年將有很多中小品牌因資金鏈頂不住面臨破產;
3
、代理商不愿意給廠家養(yǎng)兒子了,因為他們要養(yǎng)自己的兒子即發(fā)展自主品牌的趨勢將加速;并整合區(qū)域市場的終端形成連鎖;這更加進一步切割了現有品牌的市場份額
,加劇市場競爭;
4、許多單店加盟的店鋪雖然廠家有很強的控制力
,但在電商沖擊下
,利潤下滑
,加盟商關店轉型會加速;
5、放棄代理模式
,品牌直營會加速(電商即是直營的一種模式);
6
、2014年仍然是服裝業(yè)從代理制的批發(fā)流通向零售運營過度的一年,因而
,廠商之間的各種矛盾會集中爆發(fā)。很多沒有實力的中小品牌
,由于代理商的退出可能遭遇市場“休克式”危機
。
二、渠道布局掃描
1
、現在對于一個品牌而言
,線上和線下已經是渠道布局戰(zhàn)略不能分割的有機組成部分;
2、很多傳統(tǒng)品牌對于電商有一個誤區(qū)就是以為電商是品牌的一種商業(yè)模式
,其實電商只是品牌的一種渠道方式
,是品牌發(fā)展戰(zhàn)略下的一個渠道選擇的問題;
3
、電商之所以會興起源于互聯網科技的發(fā)展,源于商業(yè)模式的改革
,源于消費文化的發(fā)展;
4
、鼓吹實體店穩(wěn)如泰山,電商不足為慮的人
,不是別有用心就是腦殘;同理
,鼓吹電商為王,實體必死的也是如此;
5
、街鋪
、沒有體驗的組合店
、產品無特色
、價格無優(yōu)勢的店鋪一定會關門,但百貨商場
、購物中心
、綜合體的店鋪依然會有發(fā)展;
6、雖然從長期看
,一個品牌必須做到“線上線下
,雙翼齊飛”的一體化渠道布局,但在2014年很多品牌依然會糾結于到底如何取舍二者之間的矛盾之中;
7
、整體上
,2014年
,電商依然是攻勢很猛,實體店鋪是步步萎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