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結(jié)
,也許加上各種樣式的裝飾物的融合拼湊,既夸張又詼諧
,既前衛(wèi)又古典
。白色熒光面料凸顯橘色的搭配,營造了一種荒唐的未來感
,長久沖擊著觀眾的視覺
。事實上
,1970年后,高緹耶在天橋上就展示了相似的服裝
,其中一些出現(xiàn)在1985年的電影《上帝創(chuàng)造了人》里
,其中,他將男性裙裝帶入了大眾的視野
,并且在《第五元素》里再次得到確認
。
到了上個世紀80年代晚期,高緹耶又創(chuàng)造了一系列誘惑性、拜物式的服裝。在為彼得·格林納打造的第一部電影《情欲色香味》里,他為女主角海倫·米勒設計了多套繁復、性感的小禮服,契合了影片對于性焦慮的暗示。
高緹耶也是西班牙大導演阿爾莫多瓦的精神支柱。在1993年的《基卡》中 ,高緹耶為片中古怪的“疤面女”設計服裝,鮮紅色的戲服放大了人物的嗜血本性
,而以塑料制成的火箭筒胸衣,則明顯汲取了1989~1990年時裝大秀“女人中的女人”的靈感
。一年后
,麥當娜在世界巡演中采用了高緹耶改良后的圓錐形胸衣設計,成為爭議一時的經(jīng)典之作
。
此后 ,高緹耶和阿爾莫多瓦一起合作了《不良教育》和《吾棲之膚》。高緹耶在《吾棲之膚》中給女主角穿上了裸色系的緊身連衣褲
,那是他在1991年巴黎時裝周上的展示
。
細數(shù)電影和時尚的淵源,其歷史之久遠幾乎貫穿電影史。而高緹耶也并非第一位為電影把脈的明星時裝設計師。
1931年,制片人塞繆爾·戈爾德溫狠砸了100萬美元把可可·香奈兒從巴黎帶到了米高梅。據(jù)說,塞繆爾曾為電影中的服裝大傷腦筋。因為,當電影上映時,片中的服裝已經(jīng)過時,不討觀眾喜愛了。
彼時,女裝的腰圍和下擺線正經(jīng)歷劇烈的革新。他希望香奈兒作為服裝造型師,能夠在電影開拍伊始就預測到巴黎的時尚潮流,而不是把錢浪費在后期的補拍中。不得不佩服塞繆爾的遠見,香奈兒在《永駐今宵》等電影里取得了極大的成功。她設計的套裝成為了美國職業(yè)女性的標準服飾,至今仍定義了女性獨立、自尊、自強的特質(zhì)。
也不得不提電影服裝對于街頭時尚的影響力。米高梅最著名的服裝設計師吉爾伯特·阿德里安曾參與過裘蒂·迦倫的《綠野仙蹤》、希區(qū)柯克的《奪魂索》和格蕾泰·嘉寶的《茶花女》等赫赫有名的大片。在1932年的經(jīng)典影片《Letty Lynton》中,阿德里安決定把瓊·克勞馥男性化的寬肩作為她獨具的特征,并且用墊肩來加以突出,以展示獨立自我女強人的風度。于是,墊肩成為當年風行于世的時髦物,紐約Maly’s百貨公司在一年內(nèi)銷售出了50萬件類似的時裝。曾經(jīng)十次榮獲學會服裝設計獎的伊迪斯·赫德認為,在電影史上,《Letty Lynton》是對服裝式樣影響最大的一部影片。
電影服裝對于時尚的影響力始于上個世紀30年代,那是作為媒介的電影突飛猛進的時代。當走進電影院的觀眾數(shù)以百萬計時,電影和潮流的關(guān)系就愈發(fā)密切了?死恕どw博在《一夜風流》里赤裸著胸膛的形象令人著迷,但男士馬甲的銷量卻猛然下降了30%
。許多例子都表明
,一個角色的塑造可以對一個時代的形象產(chǎn)生多么重要的影響
!禕onnie and Clyde》里的費·唐娜薇用針織短袖
、過膝A字裙、真絲方巾
,以及不可忽略的貝雷帽
,定義了60年代的另類;《安妮·霍爾》中戴安·基頓以最簡單的男士襯衣
、領(lǐng)帶
、小西裝馬甲和圓禮帽塑造了70年代的雅痞氣
。
考慮到服裝設計師需要研究電影的基調(diào)和主題、揣摩人物的個性和心理變化、迎合每一處場景的色調(diào)和氛圍,并將這些抽象的分析視覺化地呈現(xiàn)出來,有可能還會引導時代的風向標,他們并非電影節(jié)評審團的?停炊@得不可思議。今年的戛納,高緹耶也許會打破人們對電影服裝設計師的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