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
,消費者對針織毛衫的要求不再局限于御寒保暖
,而是越來越關注其舒適化、個性化
。彈性纖維是服裝具有舒適性的一個主要因素
,通過使用彈性纖維,同時配合合理的上機編織工藝和染整工藝
,可以使織物具有良好的回彈性
,從而使人體感覺舒適。
羊毛的許多優(yōu)點使其成為針織毛衫的主要原料
,但羊毛制品的尺寸穩(wěn)定性和洗可穿性是困擾羊毛衫發(fā)展的較大難題
,而羊毛與彈性絲的結合
,可以較好解決這一問題,是毛衫行業(yè)發(fā)展的一個重要方向
。
目前
,橫機產品多采用氨綸包芯紗來提高產品的彈性和保形性,產品成本較高
。為此
,我們設想用CM800來替代氨綸包芯紗與羊毛交織,編織織物
。
CM800
,即PTT/PET雙組分長絲,其中PTT和PET各占50%
,并沿纖維軸向并列存在
,形成并列型雙組分長絲。PTT和PET同屬聚酯類材料
,但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能和熱加工性能
,PTT/PET復合纖維最大特點是利用兩種成分的不同熱學特性,通過復合紡絲方法可以獲得具有高度自然卷曲和蓬松性的三維卷曲結構
。下機的織物經過濕熱處理加工后
,可以使坯布中伸直纖維的卷曲得以顯現(xiàn),形成類似羊毛的細而密的卷曲形態(tài)
,從而賦予織物良好的彈性和蓬松性
。
原料上,羊毛與彈性絲的結合通常是通過編織添紗組織實現(xiàn)的
,因此原料分為面紗和地紗
。面紗為32S/2純羊毛紗線,地紗為150D/64f PTT/PET雙組分長絲和40D/70D錦綸包氨綸彈性紗
。
編織工藝采用11G手搖橫機上分別以緯平針和1+1羅紋為地組織編織單
、雙面兩種添紗織物。
研究發(fā)現(xiàn)CM800紗線優(yōu)良的彈性回復性能需要經過一定的濕熱處理后才能得到
,所以含有CM800的織物下機后也要經過適當的整理才能顯現(xiàn)出滿意的彈性效果
。進行整理時
,水浴的溫度越高
,處理時間越長,紗線的彈性性能越好
。但是
,考慮到添紗織物中另一種紗線的特點和最終成品的彈性要求,應該采用適當的溫度和時間
。
具體步驟如下:將CM800織物在80℃的水浴中浸泡20分鐘(錦綸包氨綸不用)
;洗劑FLOW0.5%,浴比1:30,在60℃下洗滌10分鐘
;用40℃溫水漂洗2次
,再用清水凈洗;柔軟劑WA 2ml/L
,醋酸0.5ml/L
,浴比1:30,在50℃下浸泡20分鐘
;脫水烘干
。
測試顯示:CM800織物下機后要比相同細度、相同編織工藝的氨綸織物輕薄
,氨綸織物厚重粗糙
,僵硬呆板,CM800經過整理后仍保持輕薄柔軟的特性
,具有新穎的懸垂性
,適合開發(fā)針織毛衫產品。
另外
,我們對幾種織物進行了性能測試
,包括透濕性、保暖性
、抗起毛起球性
、懸垂性、抗皺性
。測試結果顯示:CM800織物的透濕性較差
,因其紗線的吸濕性較差,而氨綸外包有錦綸大大提高了其吸濕性
。CM800織物的保暖性相對于氨綸來說較低
,但仍具有較高的保暖性。CM800織物的懸垂性要明顯好于氨綸
,同時其抗起毛起球性能得到了顯著改善
,抗皺性也較好。
通過對CM800和錦綸包氨綸紗線及織物的性能對比研究
,發(fā)現(xiàn)CM800織物在某些方面具有明顯的優(yōu)勢
。
氨綸雖然彈性很高,但在編織時較難控制
,同時其生產工藝較復雜
,對環(huán)境有污染,不符合節(jié)能減排要求
。因此
,PTT具備了在部分非高彈織物的應用領域中取代錦綸包氨綸紗線的能力
。
此外,氨綸的售價為每噸十幾萬元
,另外還需要有包紗的加工過程
,而PTT長絲只有幾萬元,成本較低
,性價比優(yōu)勢明顯
,應用于針織毛衫領域,廠家可以通過較低的原料成本而獲得高附加值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