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省服裝(服飾)行業(yè)協(xié)會2020-09-24
- 2020年四川服裝行業(yè)生產經營2020-07-10
- 協(xié)會組織開展四川服裝智能化2020-07-01
- “綢都”南充2020-04-01
- 鋼城雅圣公司28年累計安置殘2020-03-23
- 四川省服裝(服飾)行業(yè)協(xié)會2020-09-24
- 2020年四川服裝行業(yè)生產經營2020-07-10
- 協(xié)會組織開展四川服裝智能化2020-07-01
- “綢都”南充2020-04-01
- 鋼城雅圣公司28年累計安置殘2020-03-23
- 快時尚Zara試水服裝定制2019-08-16
- 2013年四川紡織品服裝出口規(guī)2014-02-17
- 四川服裝業(yè)變“危機期”為“2014-01-17
99%的服裝人都死在這里!想闖過去先干了這碗雞湯
發(fā)表時間:2016-10-08 15:23:01 作者: 來源:服飾最干貨 瀏覽:次
大家都在說服裝行業(yè)前所未有的嚴冬來了
,那么具體情形是怎樣的呢? 我看到或了解到的局部現(xiàn)象是這樣的。
1. 服裝店鋪沒人 ;身邊做零售的管理的朋友 ,都在抱怨一個話題——沒有客人,一天開個3-5單那已經是好生意 ,一天天不開張也是常態(tài) ;
2.品牌大量關店;到處都傳來了大面積關店的消息 ,現(xiàn)在聽到哪個品牌一年關店幾百家 ,已經不驚訝了,因為還有一年關店過千家的 ;
3.商場大量撤退 ;繼太平洋百貨確定明年撤出上海淮海路后,南京西路的“扛把子”中XT富,大量品牌撤離,8月27日,青島陽光百貨關閉;8月31日重慶萬象城百盛購物中心關閉;9月1日,大連久光百貨關閉…
4.服裝人員改行;從朋友圈子可以看到,大量的服裝從業(yè)人員改行,自從有了微信朋友圈子這6、7以來,這是第一次看到;
上述4個現(xiàn)象其實是連鎖反應的,由于大量的店鋪沒人,貨賣不出去,店鋪業(yè)績連員工都養(yǎng)不活,那就只好關店了,這里關的店不僅僅是專賣店,還是百貨和購物中心的店,于是就出了撤柜潮,撤柜后的店長導購怎么辦? 找新工作? 沒人要啊,那就只好改行了;

三,國內品牌線上開店——互相傷害
故事1:小淘寶店主對某幾個品牌的遠程傷害
在2007/2008年前后,我身邊發(fā)生了這么一件事,一個很有才華的朋友CC ,在企業(yè)內不怎么得志,辭職開了個淘寶店 ,賣什么呢? 服裝 。
服裝哪里來? 直接去國內女裝品牌O和韓國品牌B的店鋪買樣衣,交給工廠生產 ,標價是品牌O和B的一半還低 ,成本30%-40%,上架淘寶店后 ,可以標“品牌O大衣” ,網友在淘寶網站搜索“品牌O”的時候,CC的衣服就跳出來 ,生意很快 ,CC一年銷售近300萬,凈利潤超過一半 ,頂當初上班十幾年的收入 ;
CC的行為,無疑是對品牌O和品牌B的遠程傷害 ,這個傷害畢竟是很小的 ,第2年,淘寶發(fā)現(xiàn)了這個漏洞 ,后來就沒這好事兒了 ;
故事2:少數(shù)品牌殺雞取蛋自我傷害:
2008~2010年左右,有些品牌發(fā)現(xiàn)原來網上生意這么好做 ,淘寶店就開出來了 ,由于全國的加盟店不少 ,生意好到爆,一天業(yè)績能頂實體店一兩個月 ,然而加盟商不樂意了 ;
可來錢這么快,怎么可能因為加盟商叫一叫就停下來,接著搞,少數(shù)加盟商一看,你開網店難道我不會開嗎? 來呀,互相傷害呀;
這下好了,線上店鋪越來越多,叫叫嚷嚷的加盟商也越來越多,于是只好息事寧人,一方面打擊加盟商開網店,一方面自己的網店照開,只是將產品錯開,加盟商訂的貨不出現(xiàn)在網店銷售,這么好的生意怎么可能放掉;
有些加盟商仍然覺得哪里不對,但卻無話可說,因為顧客在自己店里看中的款,品牌公司網店里沒有,這應該沒什么問題;
直到有一天,某加盟商的多年老顧客,每年冬天都在店鋪買件羽絨服,那年冬天卻沒買,原因是她已經在該品牌網店買了一件相近的款(專供款),不需要再買第二件了,還是搶了自己多年的老顧客,奸商啊,于是,此事在加盟商中傳開了……
有些加盟商開始換品牌了…好加盟商也招不進來了…電商業(yè)績逐年上升,加盟商訂貨逐年下降 ,下降部分是電商的10多倍 ;
快錢,能讓人發(fā)瘋 ,有些人瘋起來 ,連自己都打…
故事3:被害品牌之間的互相傷害
2010~1012年左右 ,之前還有觀望網店的品牌YY,發(fā)現(xiàn)生意這么好啊? 而且我們的線下店 ,有些顧客都在競爭品牌的網店買過衣服,還問我們品牌為什么不開網店,說網店說衣服可方便了,家里下單,等快遞就行;
YY發(fā)現(xiàn)競爭品牌的網店不但生意好,還傷害到自己的線下店,不行,不能坐以待斃,也得開網店,而且還要將競爭品牌線下店的暢銷款,生產出來放到網上賣低價,也搞一搞她們;
你讓我的實體店賣貨量減少,我也要讓你的實體店賣貨量減少,于是乎,2010年以后,很多品牌加入互相傷害的行列,服裝行業(yè)群P時代開啟,搞別人很爽,自己落個菊花殘滿地傷!
國外品牌ZARA和優(yōu)衣庫們看到這個群P的場景,微微一笑不傾城,邊看你們群P,邊包裹好菊花,緩緩入場,一經上線就以一P百,拿下第一,完爆全場,且菊花無恙;
這就好比一個菜市場,里面有很多賣肉的。某天,賣肉叔A往肉里面注水,價格便宜30%,生意很好,這時候又沒有人管,你作為菜場里的另一個賣肉仔,明知道注水肉不好,但不注水生意就被賣肉叔A搶走不少,請問你要不要注水降價? 用不了多久,一個菜市場賣的肉就全都注水了;
就在附近的居民都知道你們賣的便宜注水肉時,一家國際著名豬肉販在菜市場門口開了豬肉超市,肉價是你們沒注水時的價格,一下子生意好到爆,一下干翻你們菜市場所有豬肉佬;
總結一下,淘寶網成立時間是2003年,服裝品牌大規(guī)模入駐是2008年,唯品會也沒出來。所以,10~15年前,只有互相競爭,還沒有互相傷害;
互相競爭,是大家都有利潤的情況下?lián)尶蛻魮屖袌,同時存在;
互相傷害,是大家都沒有利潤的情下搞死對方為止,兩敗俱傷;
你可能會說自己的線上店是有利潤的,我想問的是,你補稅了嗎? 一個朋友做網店兩年,每年利潤2000萬,稅務局來查,補交稅款4000萬,一夜回到解放前,兩年白干,但他賣出了幾百萬件衣服了呀,這幾百萬件衣服零售額,養(yǎng)活幾百家店鋪沒問題吧,也就是說,他一個人至少消滅了幾百家店鋪,然而自己卻沒掙到錢;
當然啦,還是有些網店哪怕補充稅金也還是有利潤的,只是比較低而已,從整個社會角度來說,創(chuàng)造的價值是極低的;
狼多 肉少互相傷害的服裝困頓時代,接下來要思考三個問題:
一,服裝行業(yè)怎么辦?
服裝行業(yè)是國家顧客總人數(shù)最多的行業(yè),中國13~14億人,人人都要穿衣,每個人都是服裝行業(yè)的顧客。而過去十年間,中國總人口增長率在7%左右,即顧客需求客群總數(shù)變化極低,而中國銷售服裝的門店,卻至少增長了幾十倍,嚴重的供過于求;
那么,如此供過求的服裝行業(yè),應該怎么辦呢?
一個菜販子解決不了一個菜市場的大問題,同樣,一樣服裝企業(yè)或服裝人,也解決不了整體服裝行業(yè)的大問題,這需要市場、政府和大平臺共同產生作用才行,一一簡述如下:
1. 市場上的饑荒與戰(zhàn)爭;
前面說過,一個行業(yè)嚴重過剩到超過行業(yè)極限的時候,只有通過“饑荒”和“戰(zhàn)爭”來消滅一部分,之前跟風加盟的那些小加盟商,每月銷售幾萬元,在盈虧平衡線上掙扎不了多久,必然會被市場上的“饑荒”和“戰(zhàn)爭”所淘汰;這會讓那些批發(fā)型品牌的店鋪數(shù)量銳減,關店數(shù)量在30%~50%之間;
2.商業(yè)地產項目的動態(tài)平衡
研究商品的人都知道,服裝的庫存要做到動態(tài)平衡,品牌才能健康發(fā)展,那什么叫動態(tài)平衡呢? 就是說你今年如果會產生10萬件新庫存,那么今年就得要清理掉往年庫存10萬件以上,這就叫動態(tài)平衡,同理,每年開出多少座新的購物中心,就應該有多少座舊的商場關門;這里有一個難處是,我的新購物中心開出來,當然希望一家舊商場關門,可舊商場不是我開的,它覺得自己還可以搶救一下,這就需要城市的政府部門去”拔氧氣管子”了;前面說過上海“可能”多開了60~80座購物中心,說明有很多“插著氧氣管子”的舊商場沒有退出市場;
3.線上大平臺的社會大局觀;
今年年初的亞布力中國企業(yè)家論壇上,劉強東說,要么賣掉你的企業(yè),要么砍掉你的電商部門。很多人解讀說是”京東商場”干不過“天貓”,劉強東才這么說的。你錯了,劉強東如果就這一點格局,那就不是劉強東了
對于服裝品牌來說,除非你全直營,不然不要做電商,可中國國土面積比整個歐洲更大,有幾個品牌能夠建好這么龐大的直營隊伍呢? 大都以分銷為主。所以更不要在線上賣低價,也別耍“專供款”這種小聰明。否則你會不停的自己以及合作伙伴“零和博弈”,搬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對于線上大平臺來說,那些假冒產品固然需要清理,而大部分的服裝品牌更應該勸退,至少要像香煙一樣提示”吸煙有害健康”,這是大平臺應用的社會大局觀,更不能用雞血的數(shù)據(jù)去煽動服裝企業(yè),因為你會害了他;

最后抖膽預估:2016年全網雙11的銷售數(shù)據(jù)同比下滑 ,下滑到什么水位? 個人建議參考2014年雙11年數(shù)據(jù) ;
簡單總結一下對行業(yè)的看法:
1.市場淘汰部分門店;
2.政府淘汰部分商場 ;
3.電商下架部分網店(電商收稅是一個好辦法 ,一收稅沒利潤了,自己就撤了) ;
三劍齊下 ,降低服裝行業(yè)供給,才能有一個健康平衡的服裝行業(yè)環(huán)境;
二.服裝企業(yè)怎么辦?
既然服裝行業(yè)到了最困難的時候 ,那么服裝企業(yè)應該怎么辦呢? 我分3種情況來說 ,按利潤情況分成ABCD四種,特點是這樣的:
A類公司:利潤頗豐 ,且呈現(xiàn)增長趨勢 ;
B類公司:利潤還行,但逐年下降趨勢 ;
C類公司:利潤微薄 ,苦苦掙扎著求存;
D類公司:利潤虧損,幾乎無回天之力;
這兩年淘汰30%的服裝公司是很正常的情況,所以我的看法是這樣的:
1. A類公司搶人搶地盤;
服裝行業(yè)的亂世,剛好是“曹操”和“李淵”這種的服裝公司壯大的好時機,可以通過兼并或控股別的服裝公司,來達到“搶人搶地盤”的目的,目前童裝、老年女裝、內衣等領域都可以打劫一下,千萬別做休閑裝、運動裝、男裝、少淑、中淑和大淑女裝的接盤俠;
2.B類公司趕緊找人接盤;
這類公司當中,大部分在市場上已無第二春的可能性,趁數(shù)據(jù)還不難看,趕緊找人接盤,林青霞的老公邢李源在ESPRIT找人接盤堪稱教科書級別;當然呢,找人接盤并不是把別人當傻瓜,而是找一個有資源、有能力和實力實現(xiàn)1+1>3的大佬接手,雙方受益;畢竟接盤俠又不傻,怪只怪中國股市把"接盤俠"玩壞了;
3.C類公司趕緊關閉虧損店;
這類公司現(xiàn)在很多,在盈利與虧損之間來回搖擺 ,別想太想 ,趕緊關閉虧損店 ,裁撤超高薪高管,讓企業(yè)保持一定的盈利 ,度過寒冬 ,活著,才有希望 ;
4.D類公司趕緊退出 ;
這類公司既然回天無力了,別抱任何奢望 ,趕緊把公司關了 ,這樣還能給讓別的服裝公司多一口飯吃。遠古部族中 ,當人口越來越多 ,打獵不足以養(yǎng)活整個部落時,一些老者就會集體尋死
大家都在說服裝行業(yè)前所未有的嚴冬來了
1. 服裝店鋪沒人 2.品牌大量關店;到處都傳來了大面積關店的消息 3.商場大量撤退 4.服裝人員改行 上述4個現(xiàn)象其實是連鎖反應的
三,國內品牌線上開店——互相傷害 故事1:小淘寶店主對某幾個品牌的遠程傷害 在2007/2008年前后,我身邊發(fā)生了這么一件事,一個很有才華的朋友CC ,在企業(yè)內不怎么得志,辭職開了個淘寶店 服裝哪里來? 直接去國內女裝品牌O和韓國品牌B的店鋪買樣衣,交給工廠生產 CC的行為,無疑是對品牌O和品牌B的遠程傷害 故事2:少數(shù)品牌殺雞取蛋自我傷害: 2008~2010年左右,有些品牌發(fā)現(xiàn)原來網上生意這么好做 可來錢這么快,怎么可能因為加盟商叫一叫就停下來 這下好了,線上店鋪越來越多,叫叫嚷嚷的加盟商也越來越多,于是只好息事寧人,一方面打擊加盟商開網店,一方面自己的網店照開,只是將產品錯開,加盟商訂的貨不出現(xiàn)在網店銷售,這么好的生意怎么可能放掉; 有些加盟商仍然覺得哪里不對,但卻無話可說,因為顧客在自己店里看中的款,品牌公司網店里沒有,這應該沒什么問題; 直到有一天,某加盟商的多年老顧客,每年冬天都在店鋪買件羽絨服,那年冬天卻沒買,原因是她已經在該品牌網店買了一件相近的款(專供款),不需要再買第二件了,還是搶了自己多年的老顧客,奸商啊,于是,此事在加盟商中傳開了…… 有些加盟商開始換品牌了…好加盟商也招不進來了…電商業(yè)績逐年上升,加盟商訂貨逐年下降 快錢,能讓人發(fā)瘋 故事3:被害品牌之間的互相傷害 2010~1012年左右 YY發(fā)現(xiàn)競爭品牌的網店不但生意好,還傷害到自己的線下店,不行,不能坐以待斃,也得開網店,而且還要將競爭品牌線下店的暢銷款,生產出來放到網上賣低價,也搞一搞她們; 你讓我的實體店賣貨量減少,我也要讓你的實體店賣貨量減少,于是乎,2010年以后,很多品牌加入互相傷害的行列,服裝行業(yè)群P時代開啟,搞別人很爽,自己落個菊花殘滿地傷! 國外品牌ZARA和優(yōu)衣庫們看到這個群P的場景,微微一笑不傾城,邊看你們群P,邊包裹好菊花,緩緩入場,一經上線就以一P百,拿下第一,完爆全場,且菊花無恙; 這就好比一個菜市場,里面有很多賣肉的。某天,賣肉叔A往肉里面注水,價格便宜30%,生意很好,這時候又沒有人管,你作為菜場里的另一個賣肉仔 就在附近的居民都知道你們賣的便宜注水肉時,一家國際著名豬肉販在菜市場門口開了豬肉超市 總結一下,淘寶網成立時間是2003年 互相競爭,是大家都有利潤的情況下?lián)尶蛻魮屖袌,同時存在; 互相傷害,是大家都沒有利潤的情下搞死對方為止,兩敗俱傷; 你可能會說自己的線上店是有利潤的,我想問的是,你補稅了嗎? 一個朋友做網店兩年,每年利潤2000萬,稅務局來查,補交稅款4000萬,一夜回到解放前,兩年白干,但他賣出了幾百萬件衣服了呀,這幾百萬件衣服零售額,養(yǎng)活幾百家店鋪沒問題吧,也就是說,他一個人至少消滅了幾百家店鋪,然而自己卻沒掙到錢 當然啦 狼多 肉少互相傷害的服裝困頓時代,接下來要思考三個問題: 一 服裝行業(yè)是國家顧客總人數(shù)最多的行業(yè) 那么,如此供過求的服裝行業(yè) 一個菜販子解決不了一個菜市場的大問題 1. 市場上的饑荒與戰(zhàn)爭 前面說過,一個行業(yè)嚴重過剩到超過行業(yè)極限的時候 2.商業(yè)地產項目的動態(tài)平衡 研究商品的人都知道,服裝的庫存要做到動態(tài)平衡 3.線上大平臺的社會大局觀; 今年年初的亞布力中國企業(yè)家論壇上,劉強東說,要么賣掉你的企業(yè),要么砍掉你的電商部門 對于服裝品牌來說,除非你全直營 對于線上大平臺來說 最后抖膽預估:2016年全網雙11的銷售數(shù)據(jù)同比下滑 簡單總結一下對行業(yè)的看法: 1.市場淘汰部分門店; 2.政府淘汰部分商場 3.電商下架部分網店(電商收稅是一個好辦法 三劍齊下 二.服裝企業(yè)怎么辦? 既然服裝行業(yè)到了最困難的時候 A類公司:利潤頗豐 B類公司:利潤還行,但逐年下降趨勢 C類公司:利潤微薄 D類公司:利潤虧損 這兩年淘汰30%的服裝公司是很正常的情況,所以我的看法是這樣的: 1. A類公司搶人搶地盤 服裝行業(yè)的亂世 2.B類公司趕緊找人接盤; 這類公司當中,大部分在市場上已無第二春的可能性,趁數(shù)據(jù)還不難看,趕緊找人接盤,林青霞的老公邢李源在ESPRIT找人接盤堪稱教科書級別;當然呢,找人接盤并不是把別人當傻瓜,而是找一個有資源、有能力和實力實現(xiàn)1+1>3的大佬接手,雙方受益;畢竟接盤俠又不傻,怪只怪中國股市把"接盤俠"玩壞了; 3.C類公司趕緊關閉虧損店; 這類公司現(xiàn)在很多,在盈利與虧損之間來回搖擺 4.D類公司趕緊退出 這類公司既然回天無力了,別抱任何奢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