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江蘇、浙江、山東等地棉紡廠反饋
,受7月下旬以來鄭棉、鄭紗聯(lián)袂大幅上漲及
進口棉紗價格走高的影響,棉紗出廠價、各輕紡市場報價開啟上調模式,幅度普遍500元/噸以上
,其中OE紗
、低支環(huán)紡紗上調幅度稍小,50S及以上高支紗調整略大
,紡企將原料上漲風險迅速向坯布
、面料、服裝等消費終端傳遞
。
浙江紹興某棉紗貿易商表示
,由于鄭棉
、鄭紗寬幅波動,加上河南等省份遭遇強降雨導致棉紡廠接單受到很大影響
,棉紡廠
、棉花貿易商對外報價積極性不高,觀望情緒占上風
。近兩日國產(chǎn)C32S中高配自絡報價普遍上漲至27200-27500元/噸
,較7月上旬上調600-700元/噸,明顯弱于鄭紗
、鄭棉漲幅
。
從調查看,江蘇
、浙江
、廣東等地織布、面料廠和中間商對棉紗上漲消化能力較有限
,隨著棉紡廠
、棉紗貿易商提高報價,除OE21-OE32S詢價
、成交相對活躍外
,40S及以下常規(guī)紗出貨持續(xù)放緩。
下游面料
、服裝
、外貿廠等議價能力不強,接單利潤偏低
,棉紗大幅上漲不僅導致下游7-9月合同完成難度快速上升
,且對接2021年4季度訂單也很謹慎。此外相較國產(chǎn)紗
,進口紗船貨
、保稅貨源報價漲幅偏低(美金報價),價格競爭優(yōu)勢越來越突出
,一些沿海地區(qū)織造
、服裝廠紛紛擴大越南、巴基斯坦
、越南
、中亞等產(chǎn)地棉紗采購。7月28日紹興
、常州
、寧波等地進口C32S高配包漂凈重報價26800-27000元/噸,低于國產(chǎn)棉紗500元/噸以上(需考慮公重、凈重差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