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醫(yī)用口罩企業(yè)增至18家日2020-03-06
- 怎樣統(tǒng)籌推進疫情防控和復工2020-03-06
- 口罩熔噴布倆月暴漲20倍調查2020-03-04
- 我國口罩日產量突破1億只 為2020-03-04
- 疫情尚未對服裝供應鏈造成嚴2020-03-03
- 四川醫(yī)用口罩企業(yè)增至18家日2020-03-06
- 怎樣統(tǒng)籌推進疫情防控和復工2020-03-06
- 口罩熔噴布倆月暴漲20倍調查2020-03-04
- 我國口罩日產量突破1億只 為2020-03-04
- 疫情尚未對服裝供應鏈造成嚴2020-03-03
- 疫情“黑天鵝”重創(chuàng)時尚產業(yè)2020-03-03
- 工信部:單日保供湖北醫(yī)用防2020-03-02
- 服裝企業(yè)火速轉產防疫物資,2020-03-02
寧波服裝企業(yè)坐失十億奧運商機
發(fā)表時間:2008-04-09 00:00:00 作者: 來源:寧波日報 瀏覽:次 眼下,正當全國許多企業(yè)都在爭相搶食奧運經濟蛋糕的時候,寧波服裝業(yè)卻似乎有點跟不上節(jié)奏。
在“奧運經濟”這場較量中,有眾多寧波企業(yè)如貝發(fā)、奧克斯、廣博、三A、圣豹等都分到了一杯羹。但一直在國內服裝業(yè)占據領頭羊位置的“寧波裝”卻至今一無所獲。相比于福建、廣東兩地服裝企業(yè)頻頻贊助奧運項目、參賽隊伍以及簽約獎勵中國隊單項奧運冠軍等,作為“服裝大市”的寧波,3000多家服裝企業(yè)可以說是坐失“奧運商機”。
多類服裝無一寧波產
對于服裝業(yè)來說,北京奧運會商機無限。服裝企業(yè)參與奧運經濟的方式有很多,其中北京奧組委的贊助方式就有“奧運全球贊助”、“特許營銷”、 “特約供應商”等,奧運會前期奧組委還會有一些采購活動,包括禮儀服、運動服、運動村室內用品及賓館用品等直接奧運產品,大型體育設施所需的纖維材料、土工布及其他紡織用品等間接奧運產品。
面對前景如此誘人的奧運商機,寧波服裝業(yè)卻至今一無所獲,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家表示獲得了奧運訂單。記者從寧波服裝協會和寧波數十家服裝企業(yè)了解到,奧運會的開閉幕式、圣火傳遞儀式、頒獎儀式、官員互訪儀式等10多類場合,均無一使用“寧波裝”。
而據北京奧組委市場開發(fā)部公布的“北京奧運會服裝、服飾及配飾類特許生產商名錄”中,也沒有寧波企業(yè)的蹤影。
服裝蛋糕達10億元
據了解,在奧運會比賽期間,將舉行700多場頒獎典禮,典禮上的禮儀人員、服務人員、工作人員都需要服裝搭配。另外,奧運會開閉幕式演出人員服裝、服務人員服裝,還有奧運代表團運動員、官員的服裝,甚至奧運志愿者、火炬手的服裝也是定制的。北京奧組委市場開發(fā)部有關人士表示,“在全球20多億電視觀眾面前展示自己的產品,這個商業(yè)推廣機會大得難以想象!能夠獲得這種機會,本身就是對產品形象和品牌的升級!
“奧運產品特許營銷”領域也存在著巨大的商機。北京奧組委通過頒發(fā)奧運特許經營商許可證,準許其在產品上使用奧林匹克標識,用于奧運產品的推廣銷售。許可證主要用于紀念品領域,如奧運服裝、文化衫、遮陽帽、服飾等。根據測算,只要到北京旅游的客人每人買4件奧運服裝、服飾,就可以為服裝業(yè)帶來近10億元人民幣的純利潤,而2008年無疑是購買奧運產品的最高峰。
多家甬企競爭遇挫
其實,寧波的服裝企業(yè)一直沒有停止打“奧運牌”、參與“奧運經濟”的努力。雅戈爾集團是全球最大的男裝生產企業(yè)。該公司很早就開始關注奧運經濟帶來的機遇,并在產品線上拓展了休閑服、夾克、毛衫等新產品。在2005年北京奧組委市場開發(fā)部組織的市場開發(fā)活動中,雅戈爾派出代表趕到北京參加了奧運會服裝類贊助商的競標活動。但由于競爭激烈,雅戈爾集團在與恒源祥等對手的爭奪中失利,失去了直接分享奧運經濟盛宴的機會。
雅戈爾集團新聞中心有關人士不無遺憾地表示,“恒源祥的出價超過了1億元,投入太大了,這個價格超出了雅戈爾對該項合作計劃的最高心理價位,因此雅戈爾被迫退出奧運經濟的爭奪。”
獅丹努集團作為體育運動服生產商,是阿迪達斯的合作伙伴,在2006年世界杯時還攬到了80萬件德國隊球迷服的商機。但面對家門口的“奧運商機”,獅丹努卻沒接到訂單。獅丹努集團副總經理陸安告訴記者:“阿迪達斯的人倒是專門為這件事情來過,但雙方沒談成,對方出價太低,要求不少,我們覺得不劃算。”
營銷水平有待提高
記者從市服裝協會了解到,我市現有服裝企業(yè)3000多家,產量占到全國的1/12,生產著襯衫、西服、休閑裝、女裝、童裝等各類產品。
在這場爭奪“奧運經濟”的大會戰(zhàn)中, “寧波裝”無疑是打了敗仗。對此,寧波市服裝協會秘書長張曉峰表示, “寧波裝”喪失了通過家門口的奧運會在全球觀眾面前展示形象的一次大好機會,十分可惜,這也從一個方面說明寧波服裝企業(yè)的營銷水平和市場反應能力還有待提高。不過,這種現象也是尊重市場經濟規(guī)律的表現。他認為,對于奧運會這樣全球性的體育盛事,參與門檻很高,企業(yè)必須要有豐富的營銷經驗和長遠的規(guī)劃,才能在參與“奧運經濟”中嘗到甜頭,否則弄不好會“竹籃打水一場空”。因此“寧波裝”無緣奧運經濟,也是一種理性態(tài)度的表現,并不全都是壞事。
有關人士指出,直接參與奧運經濟的大門現在已基本上關閉,但服裝企業(yè)仍可以通過贊助某個單項比賽的參賽球隊(如中國羽毛球隊等)、贊助運動員(如劉翔)、贊助國外參賽代表隊等各種曲線辦法,分享奧運經濟盛宴。
它山之石 搶商機閩粵服裝企業(yè)招數多
相比“寧波裝”,福建、廣東等地的服裝企業(yè),特別是一些休閑裝、運動裝生產企業(yè),對奧運商機異?粗。他們想盡各種辦法,搭上“奧運經濟”的快車。
最成功的策劃案例要數李寧公司。在與阿迪達斯、耐克等競爭奧運會合作伙伴失敗之后,李寧公司另辟蹊徑贊助央視體育頻道, “曲線”分享奧運經濟。2006年12月28日,李寧公司與中央電視臺體育頻道(CCTV-5)舉行簽約儀式,雙方約定自2007年1月1日起至2008年12月31日整整兩年間,體育頻道所有主持人及出鏡記者都將穿著李寧公司提供的產品,佩戴李寧公司服裝商標,在全國觀眾面前做“活”廣告。據悉,根據李寧公司與央視的合作協議,雙方的合作內容涵蓋中央電視臺體育頻道在2008年奧運會期間的所有欄目,以及賽事欄目的演播室主持人和欄目出鏡記者服裝、鞋帽、配件及裝備的獨家贊助權。這意味著央視轉播北京奧運會時,李寧品牌的出鏡率將有可能超過阿迪達斯。另外,贊助眾多熱門奪冠球隊也是李寧“借殼”策略之一。目前中國乒乓球、跳水、體操、射擊等國家隊已經相繼簽約李寧,而圍繞著“08奧運”的相關廣告宣傳也被大量投入市場。
在奧運合作伙伴、特許經銷商等北京奧組委推出的合作項目已定的情況下,福建、廣東還有一些服裝企業(yè)選擇與國外的奧運代表團牽手,曲線參與“奧運經濟”。2007年1月,“鴻星爾克”聯手朝鮮奧委會;2007年4月康踏公司與立陶宛奧委會簽約成為合作伙伴;2007年8月,匹克公司與伊拉克奧委會簽下合同,成為伊拉克奧運代表團的贊助商。
有關人士認為,在無法直接成為奧運會贊助商的情況下,牽手國外奧運代表團也是中國企業(yè)參與奧運會性價比較高的選擇之一。通過與這些國家的合作,不僅可以借北京奧運會提升其在中國的影響力,也使品牌容易受到這些國家人民的歡迎,借機進入這些國家及周邊市場,實現品牌國際化戰(zhàn)略。
領導與支持單位:四川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 版權所有:四川省服裝(服飾)行業(yè)協會 合作單位:四川大學輕紡與食品學院
地址:成都市金牛區(qū)金仙橋路18號 四川省絲綢科學研究院科研4樓2410室
電話:028-87686079 028-87686039 傳真:028-87686079 郵編:610031 E-mail:scga@vip.sina.com
法律顧問:四川銀證律師事務所 總顧問:臺軟國際有限公司
蜀ICP備08000062號-1 技術支持:華企資訊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